第八十八章節眾人證道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海量小说,在【烏雲看書】
眾人之中一直沒有出言的伏羲可沒有東皇太一與妖皇帝俊那麼樂觀,東皇太一所提出的計劃讓他難以沉默下去。
伏羲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問道:“東皇可是想打不周山的主意,不知東皇想過沒有不周山可是洪荒的天柱,一旦出事後果將不堪設想,誠然能夠重創巫族,可是洪荒其他生靈也會因此而慘遭滅頂之災,那將會是何等大的因果!”東皇太一淡然說道:“那又如何,反正這因果不是由我們來背,而是由巫族來背,因果越大越好,只有這樣方才能夠打擊巫族那囂張氣焰,方才能夠讓我們妖族化險為易,打一個翻身仗!”妖皇帝俊也點了點頭說道:“伏羲道友這個時候我們已經沒有選擇的餘地,雖然會有不少生靈因此而受到滅頂之災,但是為了妖族的生存我們也只能狠下心腸!”東皇太一與妖皇帝俊如此堅持讓伏羲暗歎了一口氣,這種情況之下他說再多也是無用,對方本就聽不盡去說多了只會引起對方的不滿,於是伏羲也只能再次沉默起來。
鯤鵬則不屑地暗罵道:“好一個狠下心腸,你這一狠,整個妖族都他媽要受你的牽累,老子這個妖師也會因為這個破名稱遭殃,不行老子早晚得把這個破稱號扔了!”也正是因為這件事情,鯤鵬下定了決心與妖族分道揚鑣,畢竟他不想陪著妖族毀滅,他不是聖人經不起太多的波折,也不是伏羲有女媧娘娘這個聖人的妹妹在支持,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東皇太一與妖皇帝俊發瘋,鯤鵬要脫離妖族也是迫不得已。
伏羲一不發言,事情也就這麼定下了,女媧娘娘說道:“既然大家都沒有意見那此事就這麼定下,不過你們一定要小心元明,上次雖然我重傷了他,不過以他的修為要恢復也並非難事,更何況他剛剛得到了如此大的功德,只怕早已經恢復傷勢,要行動之前最好能夠將他給盯緊以防萬一!”原本鯤鵬就想找個理由不參與到這件事情之中,女媧娘娘此言一出則讓鯤鵬看到了機會,他連忙說道:“監視元明的事情就給我來處理,我會盡全力纏住他不讓其影響到東皇的計劃!”原本伏羲想要接下這個任務,可是現在鯤鵬卻主動跳出來接了這個任務讓伏羲心中為之高興,他以為鯤鵬這是要主動與妖皇帝俊、東皇太一緩和矛盾,卻不知鯤鵬這是要為自己脫身。
就在眾人商量好結果之時,不料事情又發生了變化,洪荒之中傳來了一陣聖人的威壓,有人得道證聖了。
在女媧成聖之後,太上老君便隱隱約約覺受到自己的機緣就在眼前,可是他卻找不到本所在,在元明與女媧娘娘大戰之後,太上老君更是著急,有道是讀百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太上老君便離開了崑崙山,當后土娘娘與元明聯手建立了地府、六道輪迴時,看著那無數的靈魂飛入六道輪迴太上老君終於悟了。
太上老君想起當初鴻鈞道祖對準提和接引所說的那番話,他腦海之中靈光一現,立教,自己有盤古開天功德,有大氣運,可是這一切都壓在自己的身體之無法發揮,如今洪荒之中有功行的事情都被人做了,他再要獲取功德只有立教,立教之後便有功德。
想到這裡,太上老君在首陽山上顯出真身,手持‘太極圖’,頭頂‘天地玄黃玲瓏寶塔’,當空而立,只見太上老君將手中的先天至寶‘太極圖’當空一拋,大聲說道:“天道為證,吾太上老君立人教教化人族,以‘太極圖’為鎮教之寶人教氣運,人教立。”太上老君此言一出,在天外天一陣紊動,天道應,盤古開天功德和那立教功德齊齊降下,太上老君成就聖人之尊,瞬間他為中心,一陣漣漪傳遍整個洪荒,靈氣
烈地波動起來。周天星斗
應,如同女媧成聖一樣,整個洪荒都
受到了聖人的威壓。
太上老君立人教證得大道為其他人指明瞭方向,元始天尊與通天教主也明瞭自己的成聖之道。元始天尊立於空中,手持先天至寶‘盤古幡’,大聲喝道:“天道為證,吾乃元始天尊,今立一教,取闡明天道,順應天數之意,名闡教,以‘盤古幡’大教氣運,闡教立。”隨著元始天尊的喝聲一落天道有,降下立教功德與那盤古開天功德,被元始天尊
收他緊接著繼太上老君之後成就聖人,證得混元大羅金仙的無上果位。瞬間以元始天尊為中心,一陣聖人的威壓傳遍整個洪荒。
闡教剛立,通天教主也如元始天尊一樣,立於空中,將先天靈寶‘誅仙四劍’及陣圖當空一拋,喝道:“天道為證,吾乃通天教主今立一教,取截取天道一線生機之意,名截教,以誅仙四劍及陣圖大教氣運,截教立。”頓時間,天道有,降下立教功德與那盤古開天功德,通天教主
收功德成就聖人之尊,證得混元大羅金仙的無上果位。
三清成聖,準提與接引都受到了,一天之內三清證道這讓準提為之焦急,只聽他對接引說道:“師兄,東方眾人皆已成聖,可你我二人的道又在哪裡?”接引淡然一笑,沉聲說道:“師弟你的心亂了,三清已經為我們指明方向,你還不醒悟待當何時!”聽到接引之言準提瞬間清醒過來,合掌說道:“多謝師兄指點,花開見我,我見菩提。”接引點頭說道:“好,師弟你我共立大教!”緊接著二人大喝道:“西方教立!”隨著他們的喝聲天空中出現天女散花,地湧無數金蓮,兩道金光充
天地,一顆舍利子及一顆菩提樹衝上半空,陣陣檀香沁人心脾,讓人不覺沉醉其中。
可是讓他們二人萬萬沒有想到的立教的功德本不足以讓他們證道,畢竟他們沒有三清身具盤古開天的功德,情急之下二人發下大願,渡盡眾生方才立身成聖,緊接著又是一陣聖人威壓傳遍洪荒。
洪荒眾生剛拜完三清,又聞西方教立,皆不可抑止的往西方拜下,口稱聖人。一天之內,五人成聖。
在諸聖證道之後,元明嘆道:“聖人的時代終於來臨,天地大劫也即將開始,機遇與危機並存,拼命的時刻來到了。”說到這裡元明身上暴發出一陣的殺氣,在聖人的刺之下元明又恢復了當初龍鳳大劫時期的豪情壯志。
三清與西方二聖雖然皆是以立教成聖,但是五個人的高低則立刻顯現出來。太上老君是以自身的悟而證道,當屬五人之尊,元始天尊與通天教主則是受太上老君的引導成聖比太上老君稍遜一籌,西方二聖與元始天尊、通天教主一樣受太上老君的引導,但是他們自身沒有大功德、大氣運以發大願得大功德為五人之末。
三清一之間成聖之後,一起去三十三天外開闢道場,分別稱作太清天,玉清天,上清天。不過三人卻沒有與女媧娘娘一樣居住在混沌之中,而是回返洪荒,畢竟大教剛立他們需要將自己的道統發揚光大。
三清各立大教,但是三人的教義卻不相融。太上老君主張無為,須有大毅力,骨極佳者才能入道,是以門下只有玄都師一人,而元始天尊看重資質出生,看不起妖族之人,只收那些天賦異秉或者靈物得道才能拜入門下,只有通天教學鴻鈞道祖本著有教無類的方針,只有向道之心,便可以入他門下,於是無數妖族投入了通天教主的門下成為截教弟子,通天教主如此張揚之舉引起了元始天尊的不滿,再加上他們雙方教意本就相反,於是天天爭論不斷,無奈之下太上老君先做出了表率將道場搬到了首陽山。
看到太上老君的舉動之後,通天教主也不願意與元始天尊繼續一起留在這崑崙山遠走海外,將道場搬到了東海金鰲島上與元明做起了鄰居,自此三清分家,也正是因此三清不復一體。從此開始了道統之爭,連綿數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