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孫策立呂布走徐州亂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薛禮在幽州自立為秦王,天下大驚,因為薛禮在登位的當天就向天下傳檄:如今漢室江山已亡,許昌的劉牧不是漢室子嗣,乃平民也,其繼位不足以服天下百姓,而益州的劉焉身為漢臣,實為漢賊,先帝離世不久,就自立為帝,說明其謀逆之心早已經有了,雖未漢室宗親,但其所為不足為一個漢室宗親,而袁術更是大逆不道,私藏傳國玉璽,隱瞞朝廷,謀朝串位,是該誅九族,故,從今而後,幽州不向劉牧和劉焉的偽政府稱臣,不納供,不聽宣,不聽調,各不相犯。同時薛禮也公開將幽州實行多年的政務系統擺到明面上來,開始了嶄新的秦王國的官僚系統。

薛禮的傳檄,向天下人宣告了,如今薛禮已不在是一個州牧,也不是像袁紹那樣的諸侯王,而是要自立一國,只不過時機未到,未稱帝而已。一時間,天下人紛紛談論薛禮的傳檄,有的大罵薛禮乃背國叛賊,也又說薛禮此舉是真男兒,大丈夫。

孫策自其父喪命之後,因其年幼,就和家人待在江都,黃蓋等孫堅舊將就投奔了袁術,聽命於袁術的調派。徐州名士張紘因喪母,時居江都。孫策幾次拜見,和他研究天下大勢。孫策先說出了自己的看法:“目前漢祚衰微,天下紛亂,英雄豪傑,都擁兵自重,各圖發展。沒有人出於公心,扶危濟亂。先父曾與袁氏共破董卓,功業未遂,不幸被黃祖所害。我雖年輕識淺,但卻有心要幹一番事業。如今,我想到袁術那裡去,請求他把先父當年的舊部我統領,然後到丹陽(安徽宣城)去依靠舅父吳景,收集散兵士,東據吳郡(江蘇吳縣)、會稽(浙江紹興),報仇雪恥,做臣服於朝廷的外藩。您以為如何?”張紘推託:“我識見簡陋,況且又服喪在身,對您的事,實在難以幫忙。”孫策進一步請求:“您的大名,名聞遐邇。四方之人,無不向往仰慕。我的這些打算,成與不成,由您一言而決。您一定要對我直言相告。如果我志向得伸,大仇得報,決不會忘記您的教誨之恩。”說到動情之處,孫策眼中不覺落下淚來。

張紘見孫策言辭慷慨,神反間著忠義豪壯之氣,深受動,終於對孫策說出了自己的看法:“當年周朝王道陵遲,齊桓公、晉文公才能應運而起;王室一旦安寧,諸侯就只能貢奉周朝,盡臣子的本分了。您繼承父輩威烈,驍勇善戰,假如真能棲身丹陽,召集吳郡、會稽兵馬,那麼,荊揚二州自可掃平,報仇雪恨也指可待。那時您憑倚長江,奮發威德,掃除群雄,匡扶漢室,所建的功業,絕不會亞於齊桓、晉文,定會芳千古,豈止作一個外藩呢?目前世難時艱,如果您想建功立業,就應當南渡,我將與我的好友一起去支持您。”孫策聽了張紘的一番話語,心中盪難平:“那一言為定!我馬上開始行動!只是我有老母幼弟,不便同行,現在全都託付給您。希望您多加照顧,使我無後顧之憂。”孫策馬上趕赴壽,去見袁術。他著眼淚對袁術說出了自己的想法。袁術聆其語言,察其舉止,知道他能屈能伸,大有過人之處。但要馬上將孫堅舊部還給他讓他自立,自己又心有不甘。於是,袁術便說:“我已任命你的舅父吳景為丹陽太守、你的堂兄孫賁為都尉。丹陽是出兵的地方,你可去投奔他們,召集兵勇。”孫策便接了自己的母親,帶著汝南人呂範和族弟孫河,到了丹陽曲阿。依靠舅父的力量,不久,孫策便召募到兵勇數百人。但是不幸遭到涇縣大帥祖郎的襲擊,全軍覆沒不說,差一點丟了命。

孫策只好又去見袁術。袁術這才將孫堅舊部一千多人還給孫策統領。從此,孫策漸漸出英雄本,引起了人們的注意。

因為袁術的稱帝,孫策也準備脫離袁術的控制,自立於江東,鞏固其父的地盤,因為孫策認為袁術冒天下之大不諱而稱帝,這是在自找死路,孫策召集了其父親生前的心腹前來商議出走之事。

黃蓋說道:“主公,某觀袁術必然也沒有什麼出路,現在我們的手中有1萬大軍,而且大部分都是當年老主公帶出來的老兄弟們,現在只要主公一聲令下,他們必然跟著主公遠走。”孫策說道:“好,黃叔,你待會兒下令讓大軍整裝待發,我已經命人在吳郡製造叛亂,到時候,我們就向袁術請命,我們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出兵平亂,我們於是就趁機搶了吳郡和會稽郡,慢慢將江東掌握在我們的手上。”程普說道:“袁術又怎麼會讓我們出兵呢?”黃蓋說道:“主公和我們四人都是江東之人,在袁術麾下,只有我們的軍隊大部分是來自江東的,如果是我們前去平叛,可以少許多的麻煩,而且又是為袁術開疆拓土,袁術又怎麼會不同意呢?而且當年主公將傳國玉璽獻給袁術,袁術想來看在傳國玉璽的面子上,也會讓主公出兵去建功立業。”

“那好,我們就這麼說定了。主公,那我們就先去準備了。”

“嗯,還要多麻煩各位叔叔了。”孫策點點頭說道。丹陽尉朱治就勸說孫策趁機收取江東。於是孫策就去見袁術。孫策對袁術說:“我家舊對江東人多有恩義,我願帶兵去幫助舅父征伐橫江。橫江攻克之後,我還可在當地召募士卒,大概能召募三萬人。那時,我再率領他們助您平定天下,謀成大業。”袁術明知孫策對自己不滿,但他認為,劉繇佔據曲阿,王朗佔據會稽,孫策未必能有什麼作為,就答應了他的請求,並任命孫策為折衝校尉。孫策遂率父親舊部和自己的數百門客東進。

事情依然按照孫策的計劃,一步一步的發生著,孫策順利的率領著1萬大軍從江都出發,同時也讓他的家人一起隨軍出發,前往江東。

孫策率部渡江(參見孫策平江東之戰),進擊橫江、當利,相繼攻克,樊能、張英戰敗。接著,孫策連續出擊,所向披靡,沒人能抵擋他的鋒銳,而且孫策軍隊的軍紀嚴明,百姓們也都相當擁護。孫策攻打劉繇的牛渚營,奪得倉庫中所有糧食和兵器戰具。勢力越發強大。劉繇與孫策戰,遭到慘敗,逃往丹徒(今江蘇鎮江市),孫策入據曲阿(參見曲阿之戰)。

一開始,百姓們聽到孫郎兵到,都膽戰心驚,魂消魄散,避之不及,官長們也往往丟棄城池,竄伏草莽之中。後來,人們漸漸發現,孫策大軍所到之處,軍士們嚴遵將令,不敢擄掠百姓,雞犬菜茹,秋毫無犯。於是,百姓十分喜悅,爭著用牛、酒犒勞部隊。

孫策勞賜將士,發佈文告,曉諭下屬各縣:“劉繇、笮融的鄉人和部下來投降的,一概不問;願意從軍的,可以從軍,並免除全家賦稅徭役;如果不願從軍,絕不勉強。”文告發布後,來歸附者由四面八方雲集風湧,不長時間,就招得士兵兩萬多,徵集得馬匹一千多。袁術在壽,得知孫策大勝,封孫策為殄寇將軍。自此,孫策之名威震江東。

不久,劉繇又放棄丹徒西逃,孫策遂東進奪取吳郡。建安元年(196年)八月,孫策引兵渡過錢塘江,直會稽。會稽功曹虞翻勸太守王朗暫避孫策的鋒芒,王朗不聽,發在固陵(浙江蕭山縣西)阻擊孫策。孫策幾次從水上發動進攻,均未能奏效。

孫策的叔父孫靜獻策,建議聲東擊西,從查瀆進兵,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孫策依計。於是,夜裡一面到處點燃火把,惑、牽制正面之敵,一面分出兵馬悄悄從查瀆出擊。王朗出於意外,大驚,派周昕率兵倉猝戰,孫策斬殺周昕,長驅直入。王朗敗潰,帶虞翻乘船逃到東冶(今福建福州)。孫策鼓勇追擊,王朗,虞翻投降。孫策平定江東,任命吳景為丹陽太守,朱治為吳郡太守,自己兼任會稽太守,仍以虞翻為功曹。

孫策在江東的勢力越發做大,對於袁術的命令孫策已經不奉了,孫策於是向天下傳檄:袁術自立為帝,不得民心,孫策為響應朝廷號召,決定撥亂反正,向許昌的朝廷投誠,正式對袁術宣戰,同時請求朝廷封他為鎮南將軍,繼承其父的爵位,掌控江東之地。袁術在看到其傳檄之後,袁術大罵孫策乃白眼狼。不過也無可奈何,孫策的勢力已成,不是他袁術能對付的了的。

孫策在江東脫離袁術自立後,逐走袁術任命的丹楊太守袁胤,並連帶使得袁術的廣陵太守吳景、將軍孫賁在收到孫策的書信後棄袁術投孫策(兩人皆是孫策親戚),使得袁術喪失廣陵、江東等大片土地,勢力為之一挫。

在當年孫策出兵的同時,呂布看到天下大亂,漢室江山無人繼,而且袁術自立為帝,卻只給呂布升了一點點的官職,呂布自然是心裡多有不滿,因此也在暗地裡謀劃著出走,主要也是因為袁術不滿他自恃有功而十分驕恣、恣兵抄掠,所以袁術就把呂布高擱在一旁,呂布在孫策出兵的同時,也率領其本部大軍向著袞州之地而去,袁術對於呂布的背叛也不在意,畢竟呂布的作為本不和袁術的內心,所以袁術也沒有派人追擊。不過呂布在出走之後,又殺了一個回馬槍,大敗袁術軍,在淮北大肆抄掠。

而在孫策出走的那一年,曹嵩接到曹的信函,請他前去許都定居,曹嵩途徑徐州之時,曹嵩及子德從琅入太山,劭遣兵之,未到,而徐州牧陶謙素怨嵩子數擊之,乃使輕騎追嵩、德,並殺之於郡界。

陶謙為避免被曹報復,對外宣稱曹嵩是被陶謙手下之人因貪圖曹嵩的家財,謀害其命。

曹在許都得知其父及弟被害,大哭不已,遂召集其麾下大將,整兵10萬,兵發徐州,發誓要誅殺了陶謙全家,以報殺父弒弟之仇。

陶謙得知曹發兵10萬來攻打徐州,於是四處向天下諸侯求援,他向劉表、袁紹、薛禮等紛紛發出信函,請他們來救援徐州,並答應將徐州拱手想讓。而劉備在袁紹那兒聽說徐州被圍,於是向袁紹請求給予其5000兵,前去救援徐州,袁紹一開始不肯答應借兵給他,劉備於是又發揮其長處,慟哭一番,袁紹最後耐不住劉備的哭勁,於是借給他5000兵,讓他前往徐州救援陶謙,劉備於是召集關於文丑和關羽,讓他們帶著本部2000兵和從袁紹那兒借來的5000人馬,開赴徐州,救援陶謙。

大家正在读